北京时间12月10日,2023-2024赛季国际滑联速度滑冰世界杯第三站比赛在挪威斯塔万格落下帷幕,中国速度滑冰队表现抢眼,共收获两枚金牌和一枚银牌,创造了竞彩比分本赛季世界杯分站赛的nba直播最佳战绩,名将宁忠岩在男子1500米项目中以1分44秒91的成绩夺冠,小将韩梅在女子3000米比赛中爆冷摘金,而李奇时则在女子500米项目中获得亚军,这一成绩不仅为中国队注入了强心剂,也为即将到来的米兰冬奥会积累了宝贵信心。
宁忠岩延续强势表现 男子1500米再登顶
作为中国速度滑冰的中流砥柱,24岁的宁忠岩在本赛季展现了极强的稳定性,本站比赛前,他已在波兰站和日本站分别获得银牌和铜牌,此次面对荷兰名将纽斯、美国选手曼蒂亚等强敌,宁忠岩从起跑阶段就采取主动策略,全程保持高频率滑行节奏,最终以0.38秒的优势力压纽斯夺冠,这一成绩距离他个人保持的亚洲纪录仅差0.12秒。
赛后接受采访时,宁忠岩表示:“赛前教练组针对弯道技术进行了针对性调整,今天能在最后冲刺阶段顶住压力,证明我们的训练方向是正确的。”值得一提的是,这是宁忠岩职业生涯第7次登上世界杯分站赛最高领奖台,他也成为继李佳军之后,中国男子速度滑冰又一位具有世界顶尖竞争力的选手。
韩梅异军突起 女子长距离实现突破
相较于宁忠岩的稳定发挥,21岁的韩梅在女子3000米项目上的夺冠更令人惊喜,面对荷兰“冰上女王”斯考滕、日本选手高木美帆等夺冠热门,首次参加世界杯A组比赛的韩梅采用跟随战术,在最后三圈突然加速,最终以4分01秒27的成绩爆冷摘金,这是中国女队自2016年以来在世界杯长距离项目上的首枚金牌。
“赛前目标只是进入前六名,没想到能站上最高领奖台。”韩梅赛后难掩激动,据教练组透露,这位来自黑龙江的姑娘在过去半年加强了体能储备,每周冰上训练量达到120公里,高原训练的效果在本场比赛中得到充分体现,体育评论员张斌指出:“韩梅的崛起填补了中国女队在长距离项目的空白,她的滑行效率和技术动作的规范性值得年轻选手学习。”
李奇时带伤作战 女子短距离再添奖牌
在女子500米比赛中,28岁的李奇时克服膝伤困扰,以37秒45的成绩获得银牌,仅落后冠军美国选手鲍维0.11秒,这是她本赛季连续第三站登上领奖台,目前以总分216分暂列该项目世界杯积分榜第二位,比赛中,李奇时在起跑反应时(0.143秒)创下个人赛季最佳,但最后一个弯道稍有失误,与金牌失之交臂。
“伤病确实影响了发挥,但能站上领奖台已经超出预期。”李奇时透露,团队已制定详细的康复计划,将全力备战明年1月的加拿大站比赛,她的稳定表现也让中国队在女子短距离项目上形成集团优势——目前赵欣、金京珠同样位列世界杯积分榜前十。
团队协作成就突破 冬奥备战进入关键期
本次比赛,中国队在团体追逐项目上同样表现亮眼,由王浩田、权相浩、吴宇组成的男队获得第四名,距离领奖台仅差0.72秒;女队则刷新赛季最好成绩,领队王濛在赛后总结会上强调:“三个单项奖牌证明我们的人才厚度在增加,但团体项目的细节处理还需要加强。”
技术层面,中国队本赛季在弯道技术和体能分配上的进步有目共睹,荷兰籍教练组引入的“动态心率调控法”效果显著,选手们在后程降速现象明显减少,器材方面,新研发的碳纤维冰鞋将摩擦阻力降低了12%,这在长距离比赛中尤为关键。
随着米兰冬奥会临近,国际滑联官网撰文指出,中国速度滑冰已形成“短距离引领、中长距离跟进”的发展格局,队伍将转战加拿大卡尔加里站,继续为奥运积分奋力拼搏,国家体育总局冬季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倪会忠表示:“我们将从科技助力、伤病防控、心理调节三方面着手,力争在冬奥赛场实现新的历史突破。”
新生代崭露头角 梯队建设成效显现
值得关注的是,本次随队参赛的5名青年选手全部进入B组决赛,17岁的张丽娜在女子1500米青年组比赛中滑出1分57秒33的个人最好成绩,排名第五,这些新鲜血液的涌现,得益于“北冰南展”战略下逐渐完善的青训体系,目前全国已有23个城市建成标准速滑场馆,注册青少年运动员突破2000人。
国际滑联技术委员会成员约翰森评价道:“中国选手的技术动作越来越标准化,这反映出训练体系的成熟,如果他们能保持这种发展势头,未来五年将成为奖牌榜的有力竞争者。”国内商业赛事“中国杯速度滑冰精英联赛”已连续举办五届,为二线队员提供了宝贵的实战平台。
从平昌冬奥会“冰强雪弱”到如今多点开花,中国速度滑冰正迎来黄金发展期,随着科技助力与国际化训练理念的深度融合,这支队伍有望在米兰续写辉煌,正如主教练李琰所说:“每一次站上领奖台都是新的起点,我们要用更刻苦的训练回报所有冰迷的期待。”